5年闷声布局!中国悄悄干出惊天大事,西方各国看完直冒冷汗 - 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5年闷声布局!中国悄悄干出惊天大事,西方各国看完直冒冷汗

2025-10-09 14:32:51

5年闷声布局!中国悄悄干出惊天大事,西方各国看完直冒冷汗

这两天,脑子里嗡嗡的,信息跟下饺子似的,一个接一个。

先是悄没声地,我们的黄金储备,又涨了,这都连着第十个月了,跟上了发条似的。这事儿吧,一开始没太当回事。紧接着,还不到一天功夫,《华尔街日报》那边,咣,一个大新闻砸过来,说我们这边请了特朗普两口子过来转转。

嘿,你说这事儿巧不巧。一个钱,一个国际关系,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,就这么前后脚地来了。我这脑子就一直在转,这不对劲,太不对劲了。把这两件事儿,还有这几年的零零碎碎都串起来一琢磨,那股味儿就出来了。这背后,绝对是一盘大棋,一盘下了至少五年的,闷声发大财的棋。

先说黄金这事儿。国家外汇管理局那边放了个数据,说又多了6万盎司,这已经是连续增持的第十个月,加起来都超过60万盎司了。很多人估计就扫一眼,哦,又买了点金子。

但这事儿你得往回倒,倒到2020年。那时候,疫情刚来,全世界都乱成一锅粥,人心惶惶的。我们就是从那时候,开始大规模地买黄金。那时候美元什么德行?风险大得肉眼可见。我们提前动手,表面上看,是为了应付当时的流动性问题,但往深了想,这根本就是在为未来的世界货币格局,提前买个保险。

这不是我瞎猜。世界黄金协会前阵子问了全球73个国家的央行,那帮管钱的头头们,超过七成的人都说,未来五年,美元在国际储备里的位置,肯定得往下掉,黄金和人民币的地位,那得往上走。你看,这风向,全世界都感觉到了,只不过我们动手早。

而且,不光是我们。你看巴西、印度那帮新兴国家,一个比一个精明。巴西今年头一个季度,黄金储备占比就从8%干到了12%;印度更狠,直接放话说未来五年要把家底里的黄金翻个倍。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,都在给自家的钱袋子找后路,找那个最稳的“压舱石”。

所以你看,等到今年,金价涨得跟坐了火箭似的,一度冲破3500美元/盎司,我们还能不慌不忙地继续买。这说明啥?说明我们进场早,成本低啊!这波操作,既躲开了金价暴涨的风险,又实实在在地给我们的外汇储备外面套上了一层金钟罩。这眼光,这布局,你说是不是至少提前了五年?

这种布局带来的变化,是悄悄的,但又是实实在在的。今年上半年,光是上海那边,跨境人民币的交易额就干到了16.2万亿。更关键的是什么?今年一季度,我们跟美国做生意,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,已经到了5.8%,这比2020年高了4.3个百分点。你别小看这几个点,这说明我们那盘棋,棋子已经开始吃掉对方的子儿了。

手里有钱,心里是踏实了。但光有钱,那不叫真本事,那叫土财主。真正的底气,还得是自己压箱底的本事。这五年,我们憋着的那些大招,才叫真的吓人。

你可能还记得今年2月,新疆塔里木盆地那口“深地塔科1井”,钻头一往下走,直接干到了一万多米底下,成了亚洲第一口万米深井。一万米啊,那是啥概念?我们这是要把地球给钻透了,去掏那些埋在最深处的油和气,把能源的饭碗,从别人手里,死死地端回自己个儿这儿。

从地底下,再把眼光放到海里。2021年6月,我们自己搞的第一个超深水大气田“深海一号”,开始往外送气了。那个全世界第一个10万吨级的深水平台,每天超过15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,就那么源源不断地送去广东、海南。到了今年6月,二期也开工了。

如果说钻地、下海是为了我们现在的能源安全,那往天上飞,就是为了我们未来的想象力。今年,“嫦娥六号”干了件全人类都没干过的事,从月球背面给咱挖了把土回来。“天宫”空间站也早就建好了,现在成了太空中最亮的那颗“中国星”。

这都还只是冰山一角。2023年12月,我们自己造的第一艘大邮轮“爱达·魔都号”出海了,造船业“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”,我们给摘下来了。今年11月,我们自己的大洋钻探船“梦想”号也正式入列了。

这些东西,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,是无数工程师熬夜熬出来的。这五年,我们全社会的研发经费,比“十三五”末涨了快一半,多花了1.2万亿。钱去哪了?就去了这些上天入地的大项目里。特别是一些以前总被人家“卡脖子”的地方,比如芯片,我们集成电路的年产量,比五年前暴涨了72.6%,现在你打开手机、电脑,看见“中国芯”的概率,那是越来越高了。

说了这么多国家的大事,可能有人会觉得,这跟我有啥关系啊?关系太大了,真的。国家走的每一步,最后都会像毛毛雨一样,不知不觉地落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。

就说看病。以前那些进口的特效药,天价,一个疗程下来能把一个普通家庭掏空。这五年,402种新药、好药进了医保,好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“救命药”,现在咱老百姓也能报销了。而且现在跨省看病也方便了,我爸妈去外地看个亲戚顺便拿个药,手机上一点就直接结算了,再也不用自己先垫付一大笔钱跑断腿去报销。

还有出门。五年里,高速公路多了3.G6万公里,差不多能绕地球小一圈;高铁也多修了1.2万公里。现在我从北京回南方的老家,坐高铁又快又稳,比折腾着去机场舒服多了。但最让我觉得暖心的是,国家在这么快的发展里,没忘了那些慢一点的人。那些票价才几块钱的绿皮车,还在很多偏远的地方跑着,就是为了让每一个人,都能回得了家。

生活的那种质感,提升得太实在了。我记得小时候,夏天能吃上新鲜荔枝,那都是个事儿,又贵又稀罕。现在呢?冷链物流把整个国家都连起来了,南方的水果,几个小时就能躺在北方超市的货架上,想吃就买。移动支付、网购,这些便利,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,跟呼吸一样自然。

这些一点一滴的变化,汇总起来就是那些冷冰冰但又暖人心的数字: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到了79岁;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,平均都受了超过14年的教育,这基本就是个大专水平了。老百姓嘴里常说的幸福感,不就藏在这些事儿里嘛。

所以,你看,回头再把这些事儿捋一遍,不管是金融上的提前布局,还是科技上的玩命突破,再到老百姓生活里的点滴改善,背后都有一根线牵着,那就是国家的规划。从1953年第一个“五年计划”开始,我国就习惯了这么干,先想好五年、十年后要到哪儿,然后大家一起朝着那个方向使劲。

这种规划,也不是几个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。就说“十四五”规划,在定稿前,国家领导人亲自开了7场座谈会,听各行各业的人怎么说。还头一回在网上搞了个“网络问策”,收到了超过100万条老百姓的留言。这种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方式,才让规划能真的落地。

正是这种“全国一盘棋”的劲儿,和这种科学规划的能力,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,把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,变成了现实。

所以啊,现在再回头看开头那两条新闻,是不是一下就通透了?增持黄金,那是为了在外面风大浪急的时候,我们自己的船能稳得住;邀请特朗普,那是在复杂的国际关系里,我们主动落子,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局面。一个守,一个攻,都是这盘大棋里的关键一步。这五年,我们闷着头干了这么多大事,为的,不就是今天能有这份从容和底气,去面对未来的一切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