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强硬要求美国立即撤走在亚洲反导系统,美国颜面扫地已经非常尴尬,有可能面临周边危机 - 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中国强硬要求美国立即撤走在亚洲反导系统,美国颜面扫地已经非常尴尬,有可能面临周边危机

2025-10-10 15:32:09

中国强硬要求美国立即撤走在亚洲反导系统,美国颜面扫地已经非常尴尬,有可能面临周边危机

中国在联合国强硬发声:美国必须撤走亚洲反导系统,战略平衡面临重构

当地时间9月26日,联合国大会上,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的发言掷地有声。他直接要求美国放弃开发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,撤走隐藏在亚洲国家的“堤丰”中导系统,并终止核共享与延伸威慑政策。 这一表态被国际舆论视为中国数十年来对美最直接的军事外交警告,甚至有人评价“这不是商量,而是命令”。

“堤丰”系统:亚太地区的隐形炸弹

美国在亚洲部署的“堤丰”中导系统,看似是防御性武器,实则具备攻击与威慑的双重属性。 这套系统实为海军MK41垂直发射系统的陆基改造版,可兼容“标准”-6防空导弹和射程达2500公里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,既能反导又能对地打击,覆盖范围直达中国沿海关键地区。 2024年4月,美军以“临时演习”为名将“堤丰”部署至菲律宾吕宋岛,此后却长期留驻;2025年,类似的“临时部署”剧本又在日本重演。 这种步步为营的渗透,实则是在中国周边编织一张导弹包围网。

中国的反制底气:从技术到战略的对等博弈

面对美国的军事布局,中国之所以敢在联合国强硬亮剑,背后是实打实的战略能力支撑。 清华大学战略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曾比喻,中国的导弹拦截技术“相当于用子弹击中子弹”,这种高超音速突防能力让美国反导系统形同虚设。 更关键的是,中国在西北沙漠建设的巨型雷达阵列,已能实时追踪关岛B-2隐形轰炸机的起降动态。 而东风-26导弹18马赫的突防速度,更让美军在关岛新建的“宙斯盾”系统被自家媒体嘲讽为“活靶子”。

美国的两难:撤则霸权崩塌,不撤则危机四伏

美国若接受中国要求,撤走亚洲反导系统,将直接动摇其印太战略根基。近年来,美国将60%的军费投向亚太,全力推进“海上拒止”战略,而“堤丰”系统正是其关键支点。 一旦撤退,盟友对美国的信任必然崩塌。 但若拒绝,中国已明确暗示可能采取对等措施——在美洲地区部署同类武器。 历史早有先例: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,苏联在美国家门口部署核导弹,曾让美国陷入极度恐慌。 如今,中国在海南岛建设的移动式中导平台,已具备快速部署至南海乃至更远海域的能力。

俄罗斯的联动施压:中俄“双重回击”警告

美国在亚洲的导弹部署同时触动了俄罗斯的神经。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直言,在日部署“堤丰”系统对俄构成“直接战略威胁”,并警告将采取“军事技术措施”反制。 中俄联手在安理会逼问美国是否在日韩部署核武器,使得美国面临双重压力。俄罗斯的强硬态度,让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布局不再是单方面对华博弈,而是牵动全球战略平衡的多边难题。

盟友的摇摆:日本、菲律宾沦为博弈前线

美国以“临时部署”为名将中导系统植入亚洲盟友领土,却让这些国家首当其冲承担风险。 日本民众多次抗议美军基地的核威胁,担心成为“核炮灰”;菲律宾国内也对“堤丰”长期留驻吕宋岛争议不断。美国盟友体系的内部分歧,正削弱其战略一致性。 而中国则通过联合国平台将美国军事行动的潜在风险公之于众,迫使地区国家重新权衡安全利益。

军备竞赛的幽灵:核开支暴涨与全球安全失控

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同一会议上警告:“当前核军备竞赛的风险比冷战时期更高。 ”2024年全球核武器开支突破1.2万亿美元,美国独占58%。 更危险的是,美国新版《核武器运用政策》将网络攻击、太空威胁纳入核反击条件,进一步降低核门槛。 中国此时在联合国呼吁核裁军,既是对单边霸权的打击,也是对人类共同安全的警示。正如耿爽所言:“核战争打不赢,也永远不该打。 ”但当美国将核武器作为政治筹码时,大国博弈的底线已岌岌可危。

这场围绕导弹与反导系统的较量,已然超越传统军事对抗,成为国际秩序重构的风向标。 美国若继续固守霸权逻辑,只会加速推动反制力量的崛起;而亚洲的和平稳定,终将取决于战略平衡而非武器部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