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当大佬们开始互甩锅,空气里都带着火药味。”这两天欧洲的戏码,真是让吃瓜群众瞬间精神抖擞:几架来历不明的飞行器把全场搅了个翻天,北约和俄罗斯再次在线battle,乌克兰在旁边看着,也算是喜闻乐见。
先把瓜铺开。乌方防长早前就喊话,要把周边国家的防空系统“拉个群、组个队”,一起对付天上的不速之客。结果没多久,北约这边对着俄罗斯开始加码施压,俄罗斯呢,立刻回敬——从头到尾都说“不是我干的”,还把谈判的底线画了个红圈:没证据、别来碰瓷,要谈就认真谈欧洲安全问题。双方针尖对麦芒,气压值一路飙升。
爆料细节来喽,镜头先切到爱沙尼亚。9月19日,据说有3架俄罗斯米格-31战斗机没打招呼就进了爱沙尼亚领空,进去了大约5海里,还逗留了整整12分钟。现场画面脑补一下:雷达屏幕上绿线疯狂跳动,跑道上驻扎在爱沙尼亚基地的意大利F-35呼啸而起,追着把客人往外“请”。爱沙尼亚总理米哈尔气得直拍桌子,外交部长查赫克纳更是拿着雷达截图和米格-31照片当众展示,一副“证据在此”的既视感——还点名这已经是俄罗斯今年第四次踩他们的线,就是挑衅。
把镜头拉到波兰。这个月早些时候,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空袭,波兰说他们拦下了好几架无人机。9月22日,波兰副总理兼外长西科尔斯基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直接放狠话:再有俄罗斯的导弹或飞机未经许可进波兰领空,见一个打一个。波兰总理图斯克也跟簇:“任何构成威胁的侵犯物体,一律击落。”强硬发言配强硬动作,防空开关那叫一个随时待命。
罗马尼亚也不闲着。上周报告说发现了俄罗斯无人机的活动,吓得赶紧紧急出动战斗机,一阵“起飞声”把夜空都震了几分。西方官员们看着这串操作,普遍解读为:俄罗斯在测试北约的反应能力,试水温呢。英国外交大臣伊薇特·库珀在9月22日的安理会上点题:这类鲁莽行为,分分钟把事态推到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。她强调北约是防御性联盟,但保卫领空和领土,绝不含糊。美国新任驻联合国特使迈克尔·沃尔兹也出来站队:“我们会守住北约的每一寸土地。”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卡娅·卡拉斯补刀:这不是意外,别当巧合看。乌克兰外长安德烈·西比哈更是“打call”,喊话西方强硬回应,并再次强调把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和邻国整合起来,拉条大网把事儿管住。
人物背景线补一笔:从2022年2月俄乌冲突打响,欧洲就一直紧绷着弦,防御措施一路加码。期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还尝试过来一把调停,绕了一圈,成效寥寥。这回领空争端升级,无异于在本就紧张的锅里再添一勺火苗。
当事人回应,直接上原声。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9月22日明确表示:爱沙尼亚的指控是无中生有,纯属故意加剧紧张、挑起对抗。俄罗斯驻联合国第一副代表德米特里·波利安斯基也很硬:“没有证据的指控不参与。除非各方准备好认真商讨欧洲安全议题,否则免谈。”另一边,北约应爱沙尼亚请求,北大西洋理事会在9月23日召开会议,根据《北大西洋公约》第四条,对19日的所谓侵犯事件强烈谴责。其实9月10日他们就因为俄罗斯无人机“踩”波兰领空开过会了。你来我往,公文与声明像连发稿件一样,全网刷屏。
网友们也没闲着:“这不就是大型‘互相放图对线’现场吗?”“F-35上线赶客,米格-31越线逗留,剧本很熟啊。”“乌方这波喊联防,算是把周边的防空系统拉进群聊,谁也别下线。”有的瓜友担心冲突升级,有的则把这场外交battle看成是各方试探和博弈——表面上是你来我往,内里还是利益盘算。
要说娱乐圈类似案例嘛,简直有一种熟悉的“明星情侣公开撕”:一边拿聊天记录(雷达图)“放证据”,一边回怼“空口无凭别带节奏”,工作室(理事会)发声明、律师函(第4条)亮出来,粉圈(舆论场)分阵营吵到凌晨。区别只在于,这次不是合约纠纷,而是领空、导弹和防空系统,分分钟牵动的是欧洲安全盘。
最后的感慨也得说在前面:这事儿关系到欧洲地区的安全与稳定,更牵动俄乌冲突的走向。北约各国目前铁了心,认定俄罗斯侵犯领空,并宣示“寸土不让”;俄罗斯则坚决否认,指控是“毫无根据”。是一步步升级,把火苗点成火焰,还是坐下来谈,给紧张气氛降降压?所有人都在屏住呼吸看下一集。
停火这只被大家反复呼唤的“鸽子”,又被新的风浪吹远了一点。但不管怎样,留点空间给当事人吧:理性一点,证据再硬一点,语气再稳一点。真正的好消息,永远值得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