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2月的同登镇,空气中飘着火药和血腥味。鬼屯炮台像个铁王八似的趴在山头上,三百多个黑黢黢的枪眼正往外喷着火舌。解放军163师的战士们已经冲了八轮,每次都被交叉火力压回来,阵地前躺着二十多具遗体,有个小战士肠子流出来还在往炮台方向爬。
"他娘的法国佬修的这龟壳!"团长把钢盔摔在弹药箱上,震得箱子里手榴弹叮当响。作战参谋捧着图纸直嘬牙花子:"150发152榴弹炮砸上去,就蹭掉块水泥皮,这玩意比咱师部大楼都结实。"炮台里突然传来越军广播,带着杂音的越南话在山谷里回荡:"中国军队听着,这里是永不陷落的堡垒..."
炊事班老何正蹲在野战灶台边削土豆,听见广播里"鬼屯炮台"四个字,菜刀当啷掉进锅里。这个五十多岁的广西汉子突然浑身发抖,右胳膊上那道蜈蚣似的伤疤突突直跳——三十年前法军的皮鞭就是在那儿抽出的血印子。"首长!"他闯进指挥部时裤腿上还沾着白菜叶,"那炮台我熟,当年给法国人当苦力时...&quo
原来这铁王八有三层壳子。最底下是铁道暗堡,中间藏着弹药库,顶上机枪巢像马蜂窝。但老何记得西北角有个通风井,当年监工喝醉了说漏嘴,那是整个炮台的"气门芯"。几个参谋将信将疑,老何急得直跺脚:"法国人灌水泥时我在场,他们往通风井旁边少打了三根钢筋!"
半夜两点,七连的爆破组跟着老何摸到炮台背面。越军的探照灯扫过来,广西老兵突然学起蛤蟆叫,二十多年前给法国人站岗时学的暗号居然还没变,探照灯果然转开了。战士们憋着笑,看老何像摸自家灶台似的在水泥墙上摸索,突然在某块凸起上猛踹三脚:"就这儿!当年我砌的砖,留了活茬!"
十二吨炸药和两吨汽油顺着通风井灌进去时,炮台里正在开庆功会。越军"英雄团"团长举着白兰地,酒杯刚碰到嘴唇,整栋建筑突然像被巨人攥住的饼干筒。钢筋水泥的碎块崩出三百多米,有个越南兵恰好在厕所蹲坑,连人带马桶飞过了边境线。
后来打扫战场时,战士们发现老何蹲在废墟边上抽烟。这个做了半辈子饭的老兵盯着自己的手看了很久,那双手握过菜刀也指过要害。163师上报战功时特意写明:该炮台设计抗打击当量原为五吨TNT,何国安同志精准找到结构薄弱点,创下我军攻坚战药量最小纪录。
同登镇的老百姓回来时,看见有个中国老兵在炮台废墟上种了排木棉树。有人问起那天的爆炸,老何只是搓着手上的老茧笑:"当年法国监工说这炮台能扛原子弹,咱就加了点料..."春风吹过,木棉树苗在弹坑里轻轻摇晃,树干上还嵌着几粒变形的机枪弹头。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