歼十五战斗力究竟多强?竟令歼十双发中推放弃的核心原因 - 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意昂体育

歼十五战斗力究竟多强?竟令歼十双发中推放弃的核心原因

2025-10-10 11:36:59

歼十五战斗力究竟多强?竟令歼十双发中推放弃的核心原因

辽宁舰在西太平洋进行远洋训练时,歼-15战机满载油料和弹药,从甲板上腾空起飞,完成了一次海上突击演练,大家通常不会想到,这是二十年前中国航母舰载机的那种选择。

正是那次决定性的选择,不仅让中国航母很快建立起了坚实的舰载战斗力,还为如今的“三驾马车”——歼-35、歼-15T、歼-15D——的格局打下了基础。

到底是啥原因,当年舍弃了看起来挺“机动灵活”的歼-10双发型号呢?又是什么让歼-15这货,硬生生让那些掌控“霸权”的势力觉得心里发慌?

2002年,经过不少折腾的瓦良格号航母终于从乌克兰抵达大连港,这一刻,也标志着咱们正式迈出了航母梦踏实落地的第一步。

那会儿大家都明白,航母不过是个平台,真正左右战斗力的还是舰载机,没有合适的战机,航母不过是在海上晃荡的移动靶子罢了。

两年之后,048航母的建造终于正式批准了,明确提出航母和舰载机要同步开发。这个原则一出,意味着舰载机的型号选择的紧跟瓦良格号的续建推进情况。2006年,瓦良格号开始自主续建,舰载机的方案也逐渐进入了关键争夺时期。

当时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选择,一边是歼-15,它参照苏-33的原型(就是乌克兰那边提供的T-10K-3原型机),又结合了歼-11B成熟的航电系统,算是标准的重型舰载机。

另外一边是歼-10双发中推方案,这个是针对于当时用俄制AL-31发动机的歼-10A单发战机,为了搞舰载化而提出的改进想法。

借鉴欧洲台风和法国阵风M的双中推布局,把歼-10的单发配置换成双发,想要打造一款更适合中小型航母使用的重型舰载机。

当时,许多人更偏向于歼-10双发版本,认为中型飞机体积小、舰载机数量多,还能避免单发战机在海上存在的安全问题。

不过,事实很快打了个冷战,首先是发动机“卡脖子”,到了21世纪初,中国根本没有可靠的中等推力发动机,那会儿涡扇-13还在验证 early阶段,推力不足8吨,远比不过阵风M装载的M88发动机(推力超过9吨)。

要是用行装机,性能可是会大大缩水,这个难题直到2020年代涡扇-19成熟后才算稍微好点儿。

时间不等人,歼-10A直到2006年才算定型,要是想变成双发型号,机身布局、飞控系统,还有起落架(舰载机得增强抗冲击能力)都得推倒重来。这一套改造,保守估计得花上8到10年研发时间。

瓦良格号打算2012年投产,舰载机也得跟着到位,这样的“赶不上”的时间差,导致歼-10双发方案从一开始就比别人慢了一步。

在技术传承方面,苏-33的气动布局和折叠机翼设计早已验证过适合滑跃甲板,歼-15能直接用歼-11B的成熟技术,研发周期可以缩短到五年以内,快速建立战斗力。这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势,比起全新设计的歼-10双发款可是强太多了。

歼-15最终成为了中国航母的第一代舰载机,可尽管如此,反对的声音也不少。有的人认为,重型机体积大,会限制航母的搭载量,比如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只能配备二十多架苏-33,感觉不如用中型机来得划算。

有人还拿阵风M来举例,说中型机现代灵活、维修起来也方便。但回头看看,过去那些决策,到底是多么聪明呢?

歼-15作为大型机,机内的燃油存量高达8.5吨,比阵风M的4吨多出一倍还多。在滑跃起飞状态下,作战半径能达到1200公里,如果改用电磁弹射,一下子还能扩展到1500公里。

要是当年选了歼-10双发的那款,即使挂满三个副油箱,作战半径也就只有600到700公里,整个航母编队的制空范围就会大打折扣,直接缩到一半,根本跟不上远海作战的需求。

特别要说的是,重型机的设计给一些特殊用途机型的开发留出了不少余地,比如现在的歼-15D电子战机,能配备KG300G大功率电子干扰吊舱,功能更强大。

在实际作战里,可以用来压制敌人的雷达和通讯系统的,都是那些特殊的电子战机。要是想把中型机改成电子战飞机,就得面临两难:要么牺牲载油量,要么减少干扰设备,实战中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

这一点大家都能看出来,美国的EA-18G电子战机,基础机型是FA-18EF(最大起飞重量29.9吨,差不多接近重型机),可不是那种小型的飞机。

现在,辽宁舰和山东舰上的歼-15T,通过电磁弹射一撑,就能携带各种反舰导弹、空空导弹,执行多方面任务。而歼-15D则负责电子侦察和掩护,这一种“攻防结合”的组合,正是当初选用重型机型时带来的优势体现。

那些曾经怀疑重型机比不上中型机的人,现在可得好好看看事实,实战中的表现早就把这些说法击得粉碎了。

当歼-15和歼-35搭配成“高低配”模式,在航母甲板上搞协同训练时,中国的航母战斗力已经从“有点儿”硬核变成了“真厉害”的档次。

二十年前那次决定舰载机的选择,没有盯着表面新奇,而是实打实地根据实际需求挑选了最靠谱的方案,这种踏实的战略眼光,使得中国的航母少走了不少弯路,也让如今的中国航母有底气直面对霸权势力。

毕竟,当歼-15满载弹药,在远海划出作战半径时,那些曾试图封锁中国海军的势力,终于明白了:中国航母的舰载机实力,早已不是当年能小觑的了。